Facebook、Plurk帶來的企業問題

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

點我前往facebook.com點我前往plurk.com


上面這兩個網站,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。
一個是 facebook.com,一個全球流量僅次於 Google 的網站。
一個是 plurk.com,一個全台流量排名第 26 名的網站。(以上流量統計來源:Alexa.com
這兩個網站,既不提供搜尋服務,也不提供購物服務,他們都提供同一種服務:社群

這種社群網站,因為提供人與人互動的空間,進而產生相當巨大的流量。
在台灣,facebook.com 早已經成為很多人每天必上的網站。
上去看看朋友的近況,上去玩玩遊戲,偷偷菜,做做心理測驗,已經是很多人每天的必要待辦。
我剛開始接觸 facebook.com 的時候,每天登入 facebook.com 之後,第一件事情就是清除右上角的「待辦事項」(邀請),如果認真的看待那些邀請,往往就會花上幾個鐘頭的時間去回覆、創造邀請
plurk.com 則是透過在時間條上發表自己的想法,或是參與別人的討論,獲得 Karma,進而可以使用更多的功能。

這兩個網站,都有幾個很重要的特性:
  • 花時間,花很多時間,吸引你花非常多的時間在上面
  • 你可以在上面跟你的「朋友」進行互動,可能是分享,可能是討論。那些朋友可以針對你的意見進行回饋。然後引發另一串討論。
這也難怪,一些企業已經開始正式這個問題:「我的員工領我的薪水,在辦公室偷菜?!」、「我的員工竟然在上班時間跟朋友閒聊?!
所以,一些企業開始紛紛「封鎖」這類社群網站。

這個現象其實不是第一次發生,還記得之前很多企業封鎖「MSN Messenger」、「Skype」、「Yahoo奇摩即時通」之類的即時通訊軟體嗎?
甚至還有為了要控管這些軟體而因應而生的 IM Control 設備。

但是,真的「封鎖」的了嗎?真的可以「完全」隔絕到滴水不漏?!
因為有這樣的政策,導致想使用的使用者花更多的時間去找尋 Proxy,讓網管人員防不勝防,疲於奔命。
原本那些使用者(A)利用上班時間閒聊了一下(時間成本A-1),
因為要封鎖,讓網管人員(B)疲於奔命的採購設備(硬體成本B-1),並且花時間去設定設備(時間成本B-2)
還要不定時的檢查相關報表與設備運作狀況(時間成本B-3)
原本只浪費了A-1,但因為要封鎖、管理,導致投入了B-1、B-2、B-3的成本。

這樣划算嗎?

讓我們回頭看看,這些即時通訊軟體真的在企業中消失了嗎?
看看自己辦公室同事,有多少人透過其他方式來使用即時通訊軟體?

那,就不「封鎖」了嗎?就要眼睜睜看著員工因為這些社群網站導致荒廢工作嗎?這恐怕不是企業主樂見的結果。
管理,導致投入更多的成本。不管理,又無法解決員工利用上班時間上社群網站的問題。

這,相信是很多企業目前面臨到的課題。

我看過業務單位透過 plurk.com 來即時分享業務相關訊息,
主管可以透過這個平台更即時的「管理」業務的行為。
社群平台本身無罪,真的有問題的是「上班不該做私人的事情」這件事。
不管是即時通訊軟體或是社群平台,都沒有問題,都是很好的出發點,即時、分享。
錯在使用者分不清楚上班該做什麼,下班該做什麼,導致上班做下班的事情,下班做上班的事情。本末倒置。

所以,愛在公司上社群網站的朋友們,在老闆發狠拿出掃把趕人之前,先清除自己工作上的待辦吧!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