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Share免費簡訊發送平台

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

iShare首頁截圖


今天Connie發了一個連結給史蒂芬吳,是一個可以線上傳簡訊的網站:iShare


線上傳簡訊?!聽起來似乎沒有搞頭,為什麼?因為大部分的人都認知,要線上發簡訊,必須要付費
先讓我們想想目前可以線上傳簡訊的網站,是怎麼運作的?

  • 必須是某電信服務供應傷的客戶
    • 到該電信服務供應商的網站上註冊(如台灣大哥大
    • 要輸入一些資訊(手機PIN碼、手機號碼之類的資訊)加入會員
    • 加入會員之後,才可以使用線上傳送簡訊的服務
    • 每一則簡訊的發送必須收取費用
  • 若非某電信服務供應傷的客戶
    • 一樣還是必須輸入手機號碼
    • 透過該平台將訊息送到你的手機服務供應商
    • 發送簡訊一樣必須付費
讓我們回到 iShare 上,在 iShare 上發送簡訊一樣需要加入會員,填入一些基本資料之後,就可以使用線上「免費」發送簡訊的服務。


看到這邊,或許已經有人開始覺得:「免費發送?!那 iShare 賺什麼?」
是的,因為不管 iShare 取得的簡訊的成本有多麼的低廉,發送簡訊都是「必須」付費用的。
那提供免費發送簡訊服務的 iShare 靠什麼營利呢?


其實,在發送簡訊之前,使用者必須從現有的「分享清單」中挑選要連同簡訊一併發送的訊息。
而在「分享清單」中的訊息,就是一則則的「廣告」。
沒有錯,這個 iShare 從收益出發,推出了一個看似免費的服務,但實際上,這個網站希望可以從廣告主獲取利潤。


OK,看到牛肉了,那,問題在哪裡?!


使用者透過這個平台獲得的好處是:「可以一天免費發送 30 則簡訊」,
但必要的附加條件是「使用者必須親手挑選想要發送給朋友的廣告內容」,
看起來一切都很合理也很和邏輯,既然使用者不願意付費(使用免費的傳訊功能),
那麼發送簡訊時連帶一起發送廣告似乎沒有什麼問題。


但,問題就出在這個「廣告」


不過問題並不出在「廣告」本身,試想,如果一個商家在 Facebook 上有專頁,
那麼透過這個廣告發送到別人的手機中,透過手機上網的功能,又可以串回到 Facebook 上,
進行其他的互動,看起來是那麼的有搞頭,不是嗎?


問題一就是,這些「廣告」會黏在使用者輸入的訊息後方,讓收信者搞不清楚現在的狀況。
是的,現在使用者如果想要使用這個每天 30 則的免費簡訊服務的話,必須夾帶廣告。
但是!!這些廣告竟然完完全全的跟使用者原先輸入的簡訊「緊密的結合在一起」。
也就是說,這樣的手法,很有可能造成朋友「不願意」收到由 iShare 所發送出來的簡訊。
Why?!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不同,你喜歡的廣告訊息,不見得可以被你的朋友接受。
接著,我們再回到使用者的需求上,因為在這平台上有「通訊錄」,
而這些被建立在通訊錄上的朋友,應該都是自己的「」朋友,
好到必須除了透過手機外,還必須找另外一個方法來發訊息給他(她)。
也就是說,這些被挑選的朋友,應該都會是使用者的好朋友
(因為如果不熟的朋友,收到這樣夾帶著廣告的簡訊,是不是很尷尬?!很奇怪?!)
漸漸的,使用者會收到一些好朋友的回應:
有可能是好的:「大家開始討論你發送的那個廣告」!
也有可能是壞的:「為什麼要發廣告訊息給我」?
那麼,會不會讓「真的有需求」的使用者停止使用這個平台?!


然後,讓我們想想「問題二」,「廣告主」得到了什麼?
廣告主要把自己想要推銷的東西(或訊息)放在分享清單中的話,應該是必須付費的。
(雖然現在還沒推出這服務)
既然是付費的廣告,那想當然爾就必須檢討「轉換率」,
iShare 可以提供廣告主的廣告已經成功的被發送到多少門號上了,
但這些分享,並沒有透過篩選
或者說,廣告或許不會「」到可以被使用者挑選,
那麼使用者為了使用免費簡訊,只好隨便挑選一個廣告發送出去。
OK,當廣告被發送到「非目標客戶」上的結果是?沒有任何效果!
所以想當然,轉換率也會相當的


不過回到創意上,iShare雖然並非第一家也不是唯一一家提供線上傳簡訊的公司,
但的確是目前獨家將廣告嵌入到簡訊中發送出去的平台。
如果可以做到更精準的「客戶分析」,讓廣告主更開心的買單,
並且將廣告簡訊與實際簡訊切割的話,應該會獲得更大的效益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